京都晚报

【学习摘记】张明刚《军履回望》连载(五十七)

来源:北京华艺网                  发布时间:2024-04-16

【主编导读】/韩宾

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解放军驻京部队某部少将副主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张明刚自选文集《军履回望》后,引发读者广泛热议好评和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军报军网、央视网、光明日报、中新社、中青报中青网军内外权威媒体关注推介。

(张明刚,男,汉族,湖北随州人,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陆军少将军衔。曾参战荣立战功、被评为“火线优秀共产党员”、并在前线由士兵直接破格提拔为军官)

该书由“理论之光”、“军营之声”、“心灵之窗”三卷组成,收录了作者张明刚从军40年来公开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文章、新闻作品、文学作品183篇、55万字。这些文章,有30多篇获奖或被选为教学范文,部分文章被网络平台转载百余次、浏览量超千万

2022年10月,该书首版问世后,受到铁凝、邵华泽、孙晓云、孙继炼、徐贵祥、樊希安我国当今文坛大家泰斗高度评价和广大读者喜爱。2023年1月即出第2版,截止2023年8月,不到1年时间,已是第4版第6次印刷,累计印数超过12万本。2023年2月,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人民出版社会同作者张明刚,共同向全国一千余所高中赠阅一万余本《军履回望》,受到全国广大青年师生的热烈欢迎。

【学习摘记】/王振存

张明刚 《军履回望·军营之声卷》“深度报道”板块之《 为了共和国功臣的晚年幸福 》

(本文原载《解放军报》2010 年 9 月 21 日头版转第 2 版,部分网络媒体转发。与王昌伟、卜金宝合作)

编者按:

亲爱的《学友周报》读者朋友们:

2023年11月,本报连载了《军履回望·理论之光卷》中的【十论写作】板块,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包括中国新闻网、中国军网、强军网军委机关网、中华善德网在内的50多家媒体跟进转载;众多学友尤其是作者亲朋好友纷纷在朋友圈跟进转发;广大读者朋友很是喜爱,跟进学习,好评如潮……偶有连载迟发,便有学友垂询敦促,媒体与读者良性互动、互促,成为热点。许多读者还表达了连载《军履回望》全书的强烈愿望。

编辑部同仁因此大受鼓舞,深深感到:《军履回望》 之所以产生如此积极、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是因为这本书不止是一本可以置于案头、随时拿来学习参考的新闻教科书,更是一部能够启迪思考、激发人生奋斗动力的心灵指导书,为人做事作文皆可参考,确实是近年来我国图书市场上非常难得的一部上乘佳作!

因此决定,从第十一期开始,本报将继续以【学习摘记】形式连载《军履回望》。具体是,按该书编排顺序逐篇进行,自序言开始,至后记结束。连载时,前后分别设【主编导读】【社长点评】栏目,不定期开设【读者感言】栏目(选发学习心得感悟),以更好服务大家。

来吧,朋友!让我们跟随三位文坛大家的笔端,一起走进《军履回望》,去探寻成人成才成长道路上的成功“秘诀 ”吧!

《军履回望》,谁读谁受益。

为了共和国功臣的晚年幸福 *

——全军和武警部队干休所建设综述

在创立与建设新中国的辉煌历程中,广大军队老干部南征北战,英勇奋斗,立下了不朽功勋。新中国成立后,广大老干部继承和发扬战争年代的革命精神,呕心沥血,无私奉献,为加强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正是源于对这些老战士的崇敬、关怀和厚爱,在解放军的编制序列中,出现了干休所这样的服务机构。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全军和武警部队先后建立了 1100 多个离职干部休养所和军职以上退休干部休养所。广大老干部在党和军队的关怀照顾下,在这里幸福地安度晚年。

建设幸福家园 确保妥善安置

军队老干部在职时以人民利益为重,打江山,固国防,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许多人长期战斗在边防海岛和边远艰苦地区,他们离退休后需要及时妥善安置。这不仅是保证军队干部队伍新老交替、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需要,也是确保老干部健康长寿、思想常新、永葆本色的需要。

有了老干部,老干部工作也就应运而生。这是历史的必然,这是时代的嘱托。军队老干部工作是从 1958 年国家和军队建立干部退休制度开始的。1958年,国务院颁发《关于现役军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明确年满 55 周岁以上和因积劳成疾、身体残疾,不能继续担任实际工作的,可以退休。1959 年,中组部和总政治部根据中央有关精神做出规定,军队正师级职务以上或大校军衔以上干部,有病不能担任工作的,可以离职休养。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相继颁发了《关于妥善安排军队退出现役干部的通知》《关于军队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等重要法规,进一步明确了离休退休干部工作的方针原则、干部离休退休条件、政治和生活待遇、安置和管理办法等。

要把干休所建成温暖的家。从 1960 年起,国家和军队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为老干部修建住房,建立干休所,为妥善安置军队离退休干部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时期建立的干休所数量不多,即现在人们所称的“红军所”。20 世纪 80 年代,国家集中财力进行经济建设。为了安置好军队离休干部,在军费紧张的情况下,中央军委决定每年拨出三至四亿元经费为离休干部建房,各大单位也尽力拨出部分经费。经过 20 多年的努力,全军和武警部队共建立离职干部休养所 1095 个,建成离休干部安置住房 8.8 万余套,使军队管理的离休干部得到了妥善安置。2005 年开始,我军又相继建立军职以上退休干部休养所 40 个,安置军职以上退休干部 3000 余人。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和胡主席历来对军队老干部非常关心,对老干部工作非常重视毛泽东同志当年尊重和关心“延安五老”的故事,成为我党我军尊老敬贤的佳话,至今仍被人们传颂。邓小平同志积极建立退休制度,并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为顺利实现我党我军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作出了重要贡献。1993年 9 月,江泽民同志亲切接见了出席全军首次老干部工作先进表彰会的全体代表,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在新的形势下,要切实把老干部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认真研究解决老干部工作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真正做到政治上尊重老干部,思想上关心老干部,生活上照顾老干部。军委领导多次强调,各级要牢固树立为老干部服务就是为国家和军队建设大局服务的观念,进一步增强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对干休所建设中遇到的矛盾问题,要抓好具体指导;要深怀爱老之心,恪守为老之责,多办利老之事,切实把党和人民的关怀温暖送到每一个老同志心坎上。近年来,在胡主席和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下,许多涉及老干部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得到解决,大大提高了广大离退休干部的生活生命质量。

优化物质保障 共享发展成果

伴随着我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干休所全面建设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近年来,军委、总部不断加大老干部物质保障的投入,集中财力解决老干部普遍关注的住房、医疗、用车等实际困难,为老干部创造了更加舒适的休养条件。

军委、总部对离退休干部住房保障问题十分重视,想方设法加大保障力度,采取置换租住、扩大出售、住房改造和投资新建等办法,解决现住房不符合出售条件离休干部的房改住房问题。军委专门安排经费对符合条件的 700 余个干休所的室外附属设施实施整修,并且启动了干休所老干部住房加装电梯工作,目前正在有序实施。沈阳军区联勤部金州干休所借助老所翻建政策,为老干部集中建成双层连排别墅式住房,户户装上了高级塑钢窗、实木地板、防滑地砖,家家安上了太阳能,干休所成为都市风景中的一个亮点。北京军区联勤部天津干休所利用天津市实施海河沿线综合整治工程的契机,将原来的平房小院改造成 12 栋共 8.6 万平方米的高档花园式小区。老干部参观新居,看到上下能乘电梯,家家能设病房,动情地说:“耄耋之年住高楼,无限美景眼底收。感谢党的政策好,幸福生活乐无忧。”

随着离休干部普遍进入“两高期”,对物质保障的需求越来越高。各干休所下大力抓好生活服务中心、医疗保健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三个中心”建设,为老干部创造了更加舒适的休养条件。在生活服务中心建设上,各干休所普遍建立了老干部餐厅,一些干休所还利用社会资源,引进邮政代办点、银行储蓄点、菜市场、百货超市等社会化服务保障项目,建立干休所与社区相结合的服务保障模式。在医疗保健中心建设上,各干休所普遍建立了医院、干休所卫生所、家庭三级抢救和医疗网络,不断加强了门诊、治疗、抢救、输液、理疗、值班室和药房等“六室一房”建设,普遍引进了紧急呼叫系统,有的还与医院联合开通了远程视频会诊系统,卫生所日常医疗保健、院前处置、急重症预警、后送抢救等能力大幅度提高,老干部足不出所就能得到诊断治疗。在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上,普遍建立完善了文化活动中心,设置了棋牌室、书法室、阅览室、健身室、荣誉室等场所,丰富和充实了老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在老干部车辆保障上,目前军委已为红军、抗日战争时期入伍的军职离休干部和解放战争时期入伍的正军职离休干部配备了专车,同时也提高了其他离退休干部的车辆配备标准。

如今,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在军队干休所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老干部在健康充实的晚年生活中,幸福地颐养天年。

强化政治教育 永葆革命本色

实践证明,对老干部政治上的关心是最大的关心,思想上的管理是最重要的管理。近年来,全军和武警部队认真学习贯彻胡主席“要从政治上关心老干部”的指示精神,组织广大老干部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老同志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

各级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老干部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注重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老干部头脑,深入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等教育活动,及时搞好时事政策教育,确保老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站稳立场、是非分明,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全军干休所系统以党委班子和现役干部战士党员为重点,同时把离退休干部纳入进来,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服务管理上水平,老干部得实惠”的目标进行,有力推动了干休所建设科学发展,有效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始终保持老党员、老战士的良好形象,受到军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表扬。各干休所着眼老干部的特点,结合纪念抗战胜利 60 周年、长征胜利 70 周年、建军 80 周年、改革开放 30 周年、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等时机,在老干部中开展主题征文等活动,激励老干部珍惜历史荣誉、发扬革命传统、保持优良作风。

老柏摇新翠,幽花茁晚春。

老干部们纷纷发挥自身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弘扬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模范践行“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老干部们积极参与宣讲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关心教育下一代等活动,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军营及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军老干部向灾区捐款和交纳特殊党费 4.4 亿元。大连老兵报告团、海军上海水电路干休所老干部讲师团、空军武昌上马庄干休所老战士报告团满怀激情地向社会群众和部队官兵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树立了老党员的良好形象。

细化服务内容 弘扬敬老美德

人民功臣为人民,人民功臣人民敬。

自 20 世纪 60 年代初,我军即开始修建干休所、配备工作人员和车辆为老干部服务。中央军委特别指出,一切从事老干部工作的同志,要牢固树立竭诚为老干部服务的思想,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扎扎实实地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努力为老干部安度晚年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在新形势下,全军各干休所以服务保障为中心,积极完善服务措施,拓宽服务渠道,改进服务方法,努力满足老干部的晚年生活需求。许多干休所根据老干部生理特征、既往病史和饮食习惯,建立了个性化健康食谱,生活服务中心按需制作、送餐上门。针对老干部“空巢”“丧偶”“多病”的实际,坚持把共性化服务与个性化服务、物质服务与精神服务、传统方式与现代手段结合起来,及时主动地为老干部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工作人员与老干部开展“认亲”“结对子”活动,定期到老干部家中聊天、干家务,针对老干部心理状况开展精神慰藉服务,让老干部保持精神愉悦、心理健康。

总后、总装、第二炮兵等单位在精细化服务上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不断深化细化服务内容,探索实施的“十上门”服务,修建无障碍通道,制作外出联系卡、安全提示卡等做法,深受老干部欢迎。

沈阳军区、南京军区、成都军区、兰州军区探索实施了干休所重点帮建、干休所与人武部挂钩帮建、“重阳工程”等特色做法,总参、总政、济南军区、 广州军区相继制定出台了为老干部办实事解难题具体规划,集中财力解决老干部普遍关注的实际困难。

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和武警部队等单位积极改善老干部看病住院条件,不断更新医疗机构的设施设备,北京军区坚持老干部挂号、就诊、检查、治疗、取药、住院“六优先”,为老干部提供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目前,全军干休所医疗保障水平和老干部生命质量明显提高,一线救治成功率达 99.9%。

竭诚为老干部服务,这是干休所工作人员始终遵循的宗旨。许多同志在这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任劳任怨,一干就是十几年、几十年,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老干部工作。“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等功臣、某部长春干休所卫生所主治医师王琦,在一次重大军事行动中负伤双目失明,但他失明不失志,刻苦学习按摩技术,竭诚为老干部健康服务,在黑暗中开辟了一条充满阳光的人生之路

兰州军区联勤部拱星墩第二干休所所长孔维胜,做过肝移植手术,是个从“鬼门关”上闯过来的人。他在身体基本恢复后就回到了工作岗位,带领干休所“一班人”埋头苦干,把兰州军区安置老干部人数最多的干休所建成了全军先进干休所。当问到他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时,他这样说道:“只要组织需要,只要身体许可,在服务老干部工作岗位上,我还想再干 20 年!”在他们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军队广大老干部工作者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老干部的深厚情感。广大老干部工作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军队老干部工作历史上,写下重重的一笔,留下精彩的一页!

回顾辉煌历程,我们无比欣慰;展望发展前景,我们充满信心。

最近,《中国人民解放军干休所工作条例》发布施行,这是我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加强干休所建设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对军队老干部的关心和对干休所建设的高度重视。有理由相信,以此为契机,我军干休所建设必将迎来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

来源:《军履回望》张明刚自选集

【读者感言】/韩宾

英雄的身影 时代的印记

——浅谈《军履回望》中的人物

作者 韩宾

当我翻开《军履回望》这本书的时候,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热血、激情、智慧、汗水与荣耀的世界。书中大量的主人公们,用他们的勇敢、坚强、奋斗和勤劳善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动而深刻的时代画卷、军旅画卷、人物画卷。

《军履回望》写到的人物众多,数量很大,我粗略地估算了一下,几百肯定挡不住,有可能多达数千甚至上万。这其中:既有领袖人物、英雄人物,又有普通人物;既有战争年代老红军、老八路、老解放中的著名人物,又有和平年代特别是新时代我军各个岗位上的代表人物;既有我国各条战线上的英模人物,也有平凡人物,甚至还有与作者合作、给作者支持帮助的师长、战友、朋友、街坊、亲戚这样的人物;既有古人,又有今人;既有中国人,又有外国人。

古今中外,林林总总,书中写到的人物宛如一个庞大的方队,蔚为壮观!如果给有名有姓的人都搞一个人物解释条目,那将足够一本书的容量了!如此众多的人物,在作者张明刚的笔下,或浓墨重彩,或轻描淡写,或点到为止,但都处理得恰到好处,令人叹为观止!他们有的形象鲜明立体饱满,有的隐隐若现似无还有,有的仅仅提到名字,有的用类别代指并无姓名,还有的则是某类人物的一个数字。但无论怎样,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让人读后久久难忘。

因此,我要感谢《军履回望》这本书的作者和编辑们。他们用心记录下了如此众多的鲜活的人物,尤其是英雄人物和典型人物,这些人物和他们的故事,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军人的生活、学习、工作、战斗,以及他们的精神世界。

我特别被张明刚将军的故事所打动。从一个怀揣报国之志的初中毕业生,到共和国的将军,他的每一步都充满了传奇色彩。在我国爆发部局战争的时候,他主动要求上前线,用自己的笔和镜头记录下那些震撼人心的瞬间。他不仅是一个勇敢的战士,更是一个敏锐的观察者、纪录者,一个有着深厚文学造诣的作家。

张明刚将军的故事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军人的崇高、使命与担当在战争年代,军人是最勇敢的战士;在和平时期,军人是最可爱的人。他们用自己的忠诚、热血、汗水和努力,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安定和谐的生活环境。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你担当守卫、负重前行罢了。这句话,当我读完《军履回望》,算是彻底搞懂了。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也就对书中的其他人物充满了敬意。书中其他人物的故事同样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或许不是将军,不是英雄,名气不是那么很大,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贡献。他们是无名英雄,是时代的印记。

读完这本书,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军人的伟大和崇高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守护着国家和人民的安宁。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军人,关心军人,支持军人。因为,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我相信,这本书将会成为一部经典的军旅文学作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简介】韩宾,学友周报文化传媒(山西)有限公司法人兼总经理,《学友周报》执行主编。

【社长点评】/王洪平

本期《军履回望》之《为了共和国功臣的晚年幸福》是一个关注于如何确保共和国功臣,包括退役军人和劳动模范等,能够享有幸福晚年的议题。这个议题涵盖了对这些功臣的尊重、照顾和保障。

首先,针对军队老干部,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全军和武警部队建立了1100多个离职干部休养所和军职以上退休干部休养所。这些干休所不仅提供住房,还关注老干部的生活、医疗和用车等实际困难,为他们创造了舒适的休养条件。

此外,军委和总部不断加大对老干部物质保障的投入,例如住房改造、医疗保健中心和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以确保老干部能够安享晚年

对于伤残军人,自1950年起,建立了专门的康复医院,为抗美援朝老兵提供了休养生息的家园。这些医院不仅提供医疗和康复服务,还成为了传承英雄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例如,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通过建立荣誉馆等方式,弘扬爱国精神和革命传统。

此外,大连市政协提出了建立劳模养老中心的建议,以确保共和国的功臣,如劳动模范,能够得到妥善的养老照顾。这些建议包括提供医疗、活动、保健、护理等多种服务,以及建立关爱长效机制,如疗养、休养、免费体检制度等,以解决劳模群体的后顾之忧

这些措施和提议反映了对共和国功臣晚年幸福的重视,确保他们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照顾。

本期读者韩宾的感言表达了对《军履回望》一书的深刻感悟和高度评价。他提到,阅读这本书让他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热血、汗水与荣耀的世界,书中的主人公们用他们的坚韧和毅力,为他描绘了一幅幅生动而深刻的军旅画卷。特别是张明刚将军的故事,从一个怀揣报国之志的初中毕业生到共和国的将军,他的每一步都充满了传奇色彩。 张明刚将军不仅是一个勇敢的战士,更是一个敏锐的观察者,一个有着深厚文学造诣的作家。 他的故事让韩宾深刻地感受到了军人的使命与担当。

同时,书中其他人物的故事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或许不是将军,不是英雄,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贡献。读完这本书,韩宾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军人的伟大和崇高,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守护着国家和人民的安宁。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军人,关心军人,支持军人,因为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最后,韩宾感谢《军履回望》这本书的作者和编辑们,认为这本书将会成为一部经典的军旅文学作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热文推荐

首页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娱乐 | 旅游 | 时尚 | 生活 | 科技 | 书画 | 企业